潮汕人沒有不愛的薄殼迎來最肥美的季節(jié)!
鳳凰洲公園位于韓江大橋下沙洲頭,興建于公元一九九九年。公園景觀是潮州八大勝景之一“鳳凰時雨”所在地。相傳古時鳳凰山上的鳳凰,慕潮州府城“三山一水”景色,常到這江心綠色的沙洲棲息、游玩。
簡介
明代隆慶二年(1568年)潮州知府侯必登曾多次游覽沙洲,贊其景色清靜幽雅,認(rèn)為這里是傳說中鳳凰棲息之所,絕非老鴉投林之處,遂把原名的“老鴉洲”改稱為“鳳凰洲”,井筑建一座十余高的石臺,命名為“鳳凰臺”。也有一個民間傳說,因?yàn)轼P凰洲公園地勢正好,四面三山一水,住在山上的鳳凰見到這里景色秀麗,氣候溫宜,遂飛離山上,來到此地。自此,這里成為游人觀覽韓江勝景,領(lǐng)略“鳳凰時雨”奇觀的勝地。“鳳凰時雨”描繪的是當(dāng)天高氣爽之時,游人登臺眺望,但見碧空萬里,白云悠悠,遠(yuǎn)望鳳凰群峰,綿亙不斷,高接云天;近眺金山、葫蘆山、筆架山,三山環(huán)倚古城;穿橋而來的江水至鳳凰臺邊分作二流,正是唐詩中“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鷺洲”的景象。每逢韓江水漲,洪流越過廣濟(jì)橋奔撞鳳凰臺基,濺起陣陣?yán)嘶āMh(yuǎn)近村落,炊煙縷縷,四野碧綠,果樹垂枝,一幅自然景畫。夏日登臺,清風(fēng)習(xí)習(xí),江風(fēng)吹拂,暑氣不在。在那乍晴乍雨的時節(jié),江上奇景,千變?nèi)f化。簿雨綿綿時,韓江水面輕煙淡淡,帆影片片,廣濟(jì)橋處煙雨朦朦,車水馬龍,宛如海市蜃樓。仰視筆架山巔,只見輕云渺渺,高樓聳立,賽似蓬萊仙山。而逢晴天烈日,時雨驟降,則如萬顆銀珠,從天拋灑,大珠小珠落鳳臺。陽光輝映雨點(diǎn),又如千幅珠簾憑空搖蕩,領(lǐng)人流連忘返,心曠神怕。
景區(qū)介紹
鳳凰景區(qū),自明侯必登始建鳳凰臺之后,明、清兩代官吏和地方紳士,先后在此倡建了“十相詞”、“鳳臺書院’、“文昌詞”、“龍神廟”、“天后宮”、“鎮(zhèn)洪寺”、“魯公祠”、“周公祠”及“奎閣”等十多處景物。這些景物多因年代變遷而失去蹤影,惟“鳳凰臺”、“奎閣”、“天后宮”等因其景觀絕妙及屬人文昌盛之標(biāo)識,屢毀屢建。
而今新修復(fù)開辟的鳳凰洲公園,更是風(fēng)景迷人,是游人閑情覽景之勝地。
![]() |
![]() |
管理員
該內(nèi)容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