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湫寶塔
消費日報網訊(記者 丁新偉)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,涉農產業如何破解資金難題實現升級?本土非遺品牌怎樣突破發展瓶頸走向壯大?郵儲銀行汕頭市分行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。該行以精準化、全鏈條的金融服務,為澄海對蝦養殖合作社注入發展動能,助潮式烘焙非遺企業拓寬成長賽道,在助力地方特色產業振興的畫卷上,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。
精準滴灌 解對蝦產業“資金燃眉急”
走進汕頭市澄海區中健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對蝦加工車間,嶄新的切片機、烘干機組與規整的包裝流水線整齊排列,彰顯著成熟的深加工能力。很難想象,這家如今年營業額近4000萬元的合作社,曾因資金短缺,在對蝦收獲季眼睜睜錯過優質收購機會。
對蝦養殖產業“資金跟著季節走”的特性,讓每年5至12月的收獲季成為合作社的“資金難關”。2021年,郵儲銀行汕頭市分行與合作社的相遇,為其帶來了轉機。從最初30萬元的家庭農場信用貸款,到如今98萬元的農副產品產業貸,金融支持始終精準貼合合作社發展節奏。“貸款就像‘及時雨’,不僅解決了旺季收蝦的現金難題,還讓我們有底氣升級設備、做電商。”合作社負責人說。
為讓金融服務匹配農業生產周期,郵儲銀行工作人員多次實地走訪,摸清對蝦收購旺季規律與養殖周期,還創新農林資產核查模式。通過查閱企業流水、實地盤點收購量、參考市場價格等方式,合理評估活蝦價值,為貸款審批提供科學依據。“以前覺得農業資產‘不值錢’,難拿貸款,沒想到郵儲銀行能幫我們算清‘家底’,放款還快。”負責人的稱贊,道出了涉農企業對高效金融服務的渴望。
金融活水的注入,不僅讓合作社加工效率提升30%,抖音、快手等線上渠道訂單穩步增長,更帶動了周邊鄉村共同富裕。合作社優先雇傭周邊村民,旺季臨時用工達數十人,還以合理價格收購農戶對蝦,分享養殖技術,讓村民收入穩步提升。
全鏈賦能 助非遺烘焙“香飄”更遠方
清晨六點的汕頭龍湖區萬吉工業區,丹喜食品中央工廠已一片忙碌。這家擁有28年歷史的潮汕本土烘焙企業,不僅以“潮式酥餃制作技藝”獲評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更構建起“研發-生產-配送-銷售”全產業鏈,而這背后,離不開郵儲銀行汕頭市分行的持續助力。
重資產運營是烘焙行業的顯著特征,丹喜食品在設備更新、門店翻新、冷鏈維護等方面需持續投入。2020年,正值企業加速向周邊區縣擴張之際,新店裝修、設備采購與原材料儲備帶來巨大資金壓力。“第一次找郵儲銀行時,對線上貸款沒抱太大期望,沒想到126萬元小微易貸3天就到賬。”企業負責人林先生的驚喜,源于該行對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快速響應。
此后,雙方合作不斷深化。針對烘焙行業痛點,郵儲銀行量身定制“信用+抵押”組合融資方案,累計投放400多萬元信貸資金,覆蓋原材料采購、研發人員薪資、門店翻新等全產業鏈環節。在還款方式上,“先逐月還息、后一次性還本”的安排,讓企業能最大化使用資金;客戶經理提前對接續貸,避免臨時斷貸風險,主動服務的態度贏得了企業認可。
如今,丹喜食品已實現線上線下雙增長,入駐京東、美團等平臺,還計劃設立澄海區域生產點、購置自動化烤爐,并于10月20日開設300平兩層旗艦店。“有了郵儲銀行的支持,我們能更安心地投入研發和擴張,讓潮式烘焙走向更廣闊市場。”林先生對未來充滿期待。
深耕細作 書寫鄉村振興金融答卷
從助力對蝦合作社闖出新天地,到陪伴非遺烘焙品牌成長為區域龍頭,郵儲銀行汕頭市分行的金融服務始終“接地氣、有溫度”。該行信貸客戶經理表示,涉農金融服務不能“一刀切”,只有深入了解產業特性、企業規模與發展階段,才能定制個性化方案。
截至目前,郵儲銀行汕頭市分行已累計為眾多涉農企業和農戶提供信貸支持,覆蓋種植、養殖、農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。在小微企業服務方面,截至2025年8月底,該行小微企業貸款結余突破87億元,惠及6600多戶企業,三年增長46%;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結余超63億元,新發放利率較去年底下降57個BP。
未來,郵儲銀行汕頭市分行將繼續優化涉農金融產品體系,探索更多貼合鄉村產業需求的服務模式,讓更多農業企業、本土品牌在金融活水的滋養下,筑牢產業根基,收獲致富希望,為汕頭鄉村振興書寫更多“金融賦能”的精彩篇章。
![]() |
![]() |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